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锡良在河南的教育改革实践析论

来源:河南图书馆学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锡良(1853~1917),字清弼,号梦如。1901年5月任河东河道总督,并于年底兼署河南巡抚。当时河南教育一片狼藉,官学有名无实,私学和书院形同虚设。锡良到任后,积极建立各级各类

锡良(1853~1917),字清弼,号梦如。1901年5月任河东河道总督,并于年底兼署河南巡抚。当时河南教育一片狼藉,官学有名无实,私学和书院形同虚设。锡良到任后,积极建立各级各类学堂,大力倡导西学,借鉴国外新式教育制度,培养新式人才,为河南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。

1 创办各类新式学堂

锡良通令省内各府、州、县,开办各级各类学堂。“唯查学堂之设,必先由小学、中学迁升大学,乃克收循序渐进之功”。在锡良这一思想的指导下,大批新式学堂相继建立,形成新的教育体系。

1.1 中小学堂

锡良到任后,采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,河南掀起兴办中小学堂的高潮。1900年,彰德府将昼锦书院改为彰德中学堂。小学堂以府、州、县办理为主,设初、高等,多数由原有的书院等改建而成,学制5年,修习科目较多。到1908年,河南全省已设中学堂23所,高等小学堂150所,初等小学堂1 964所,二等小学堂103所。

1.2 高等学堂

锡良“择定开封游击衙署改建学堂,额定学生两百名”,原刑部主事孙葆田“学术湛深,素符众望”,被聘为总教习。1903年,河南大学堂改称为河南高等学堂,除教授普通学和专门学外,还要求每位学生修习两门外语。

1.3 师范学堂

锡良认为“教育为陶铸国民之基,师范又扩张教育之本”“师范不造,中小学无教习”。 师范学堂可分为两类,一类为完全科,学制5年,培养初等教育师资。一类为简易科,又称师范传习所,学习时间一般1年,主要培养初等小学堂的教师。在锡良的大力倡导下,到1908年,河南建立师范学堂13所,师范传习所103所,大大适应了对师资的需求,培养了大量人才。

1.4 实业学堂

河南省的专门教育学堂在这一时期也很快发展起来,涉及商业、农业、工业、蚕桑等。1902年,荥阳养蚕传习所成立,这是河南最早的实业学堂。1905年,开封官医学堂建立。到1908年,河南建立实业学堂24所,半日学堂37所。

2 建立近代学制

锡良在河南推行教育改革时,科举制度仍然存在,严重影响新式教育的推广。1903年,清政府颁布《奏定学堂章程》,成为新式教育体制的主要依据。1904年,清政府颁布《奏定学堂章程》,即《癸卯学制》。规定:小学课程设修身、读经讲经、中国文学、算术、历史、地理、格致、体操、图画、手工等,中学课程设修身、讲经读经、中国文学、外国语、历史、地理、算术、博物、物理及化学、法制及理财、图画、体操等。读经讲经不再只读儒家经典,以改变知识结构单调的旧状,使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元化。高等学堂里,学生学习经学、政治、文学、格致、农业、工艺、商务、医术。如河南大学堂“以四书、五经纲常大义为主,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、艺学为辅”。1903年,河南大学堂改称为河南高等学堂,设备斋、正斋和专斋,分别教授浅近各学、普通学和专门学。教学内容的变化,近代学制的建立和实施使得传统学科失去其绝对正统显赫的地位,不断冲击着科举制度,传统读经—科举—仕途的系统被打破,一批具有新价值观和理念的新型知识分子涌现出来,对旧的教育体系产生了冲击,改变了过往学而为官的发展导向。一步步将从属于科举制的教育引向独立,传统教育制度随着科举制的结束而迅速瓦解,另一方面,也促成了近代教育制度的建构。

3 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

大量新式学堂的建立引起对于新教育行政系统变革的需求,由此引发教育行政体制的变动。1902年,河南大学堂开始监管全省学务,延祉、胡翔林为总办,学政林开謩负责监管教育科举。河南大学堂的校长成为当时河南的最高教育行政长官,河南大学堂开始发挥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。1903年,学部作为统辖全国学务的正式教育行政机关成立。1904年1月,清政府颁行《学务纲要》,要求各省设立学务处,以便处理兴办学校事宜。1905年,河南设学务公所,李时灿为议长,主管全省教育行政。1906年,孔祥霖奉命署理河南省提学使。“凡学务一切政权,均有提学使总揽,秉承抚院实行。以学部奏定之忠君、尊孔、尚公、尚实、尚武,各条为宗旨。以普及教育,养成国民之道德、智识、技能为成绩。”提学使司下设学务公所,为全省教育行政的总机关,各府、厅、州、县纷纷设立劝学所,以发展地方学务。到1908年,河南全省已设教育会59处,劝学所99所。由此完善了省、州、县地方教育行政系统,使河南教育置于统一管理之下,为河南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河南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,对于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,有力推动了河南教育管理的近代化进程。


文章来源:《河南图书馆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hntsgxk.cn/qikandaodu/2021/0118/631.html



上一篇:本刊征稿简则
下一篇:摩擦学分会2013年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洛阳召开

河南图书馆学刊投稿 | 河南图书馆学刊编辑部| 河南图书馆学刊版面费 | 河南图书馆学刊论文发表 | 河南图书馆学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河南图书馆学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